谢晶 | 创新非遗工艺,守护文化根脉
2023-04-09

点翠,一项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汉代便已出现。这种复杂的工艺,通过用金或镏金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羽毛镶嵌在座上,制成各种首饰器物,但由于制作原材料的稀缺,一度濒临失传。



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项非遗传统技艺,云南工商学院创新推出了“翠羽银丝” 工艺。走进云南工商学院,在学校的国家级众创空间里,“翠羽银丝”工作室每天都热闹非凡,教师、学生共同聚集在这里,有的在探讨新的工艺设计思想,有的则是一丝不苟,在制作着全新的作品。而周围,都是琳琅满目的作品。


可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工作室,这里不仅产生了1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外观专利,百余项版权登记。他们的作品,对外畅销一度供不应求,更是曾作为国宾礼被东方航空赠送给外国贵宾。



这间“翠羽银丝”工作室属于学校人文艺术学院,而其“灵魂”人物,就是谢晶。作为拥有教授、云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昆明文化创意产业(设计领域)创业导师、高级平面设计师、高级艺术衍生品设计师、高级插画/漫画师等诸多头衔的老师,她和点翠工艺结缘,起于2015年。


2015年的文博会上,一个用点翠工艺制作的精美项链吊坠引起了谢晶的注意。深入了解之后,她对这项工艺燃起了极大的兴趣,开始尝试怎么用新工艺把它传承下来并推广出去。


一开始,谢晶想到了用鹅毛、孔雀毛、丝线等材料替代翠羽尝试制作,但效果不明显,后来又尝试用丝纤维通过复杂工艺制作出替代翠羽的材料,虽然早期的作品稍显粗糙,但是也让她看到了希望,坚定了她坚持做下去的信心。


2016年,“翠羽银丝——谢晶教师工作室”在学校正式挂牌成立。在逐步的探索中,她的“翠羽银丝”工艺也逐步成型。该工艺在传统的基础上通过纤维材料制作出羽毛质感,用不同角度能折射出不同光泽的耐氧化材料进行镶边,从而制作出立体效果的摆件,在将传统工艺特点保留的同时也充分满足了时代的需求。


“相较于点翠工艺,‘翠羽银丝’首先在材料上进行了创新,更利于它的推广了,其次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以及社会发展潮流,我们对它的表现形式也进行了重新探索,力求让它更符合大众审美。”谢晶介绍到。



每个学期,谢晶都会开设专业课程,普及传统工艺相关知识。课下,工作室采用师徒制教学模式,优先录用勤工俭学的贫困生,免费传授技术,带动在校师生共同研发创新工艺及图样设计。在创新产品研究、开发、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大家的实践能力和工匠精神。


经过近7年的积淀,工作室已经形成了以“翠羽银丝”的设计和制作为核心的产、教、销一体化实训平台,培养了超过1000名学生。


不仅如此,工作室积极向学校周边农村妇女普及传统工艺知识,并传授创新工艺,让大家在闲暇时间也能制作“翠羽银丝”工艺品,在保证工作室生产线稳定的同时,也为他们带去了一份副业,助力他们进一步改善生活条件。


“现在整个工作室都是由学生在运营的,在传承创新这项工艺的时候,最开心的就是以产教融合的方式,培养了一批批热爱这项文化的学子。2021年是我印象深刻的一年。我指导的学生创业项目《翠羽银丝-非遗平民化的体验时代》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荣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最佳创业奖的荣誉。7个月的参赛心路历程让我和学生都受益匪浅,我们彼此体验到了收获的快乐,这更加坚定了我将非遗传承下去的决心与信心。”谢晶说。

对于振兴传统工艺,“翠羽银丝”工作室提出了“保护、传承、创新、衍生”四项原则。


保护是基础,要突出原汁原味,续存文化种子;传承是关键,将各类传统工艺传播给广大受众,将爱好者聚集共同传承创新;创新是生命,要融入当代生活,重塑工艺文脉;衍生是趋势,提倡多种工艺融合,促进跨界融合,探索多元发展路径。


对于未来如何进一步促进传统工艺发展,“翠羽银丝”工作室也有了明确规划。“我们将继续立足于高校,充分利用好高校资源,继续保持对工艺的创新力,同时以‘翠羽银丝’工作室的设计和制作为核心,打造本土民族文化产业品牌,以文创衍生品为突破口,尝试传统工艺与相关产业跨界融合,培育和发展以工艺设计与体验为核心的创意手工业、旅游创意工艺行业、个性化礼品、收藏品定制行业等新兴文化产业业态,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此外,我们将开发适合于大众的体验课程,将此项技艺推向大众,为大众打开一扇非遗文化的认知窗口,潜移默化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进而主动参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唤醒大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谢晶介绍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