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工商学院斩获云南省第五届互联网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金3银5铜
2019-07-10

2019年7月6日至8日,中国联通杯第五届云南省互联网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举行。本届大赛以敢为人先放飞青春梦,勇立潮头建功新时代为主题,邀请到省内外创新创业知名投资人、大赛专家48人,吸引了来自全省80630名大学生参与,报名项目总数达17755项。最终,来自全省47所学校的272个项目进入决赛。经过决赛的激烈角逐,云南工商学院参赛项目取得2个省级金奖、3个省级银奖、5个省级铜奖、1个最佳带动就业奖的傲人成绩,这是5年举办该项赛事以来,我校首次斩获金奖。



《彩银之南》项目荣获职教赛道金奖,同时获最佳带动就业奖;

《陶离喧嚣,共赴远方》项目荣获红旅赛道金奖;

《云素工坊》项目荣获主赛道银奖;

《农商宝专业的农资电商孵化平台》项目荣获红旅赛道银奖;

《百草巽羽》荣获红旅赛道银奖;

与此同时,我校《honey行动》《锦绣前程—苗绣的传承者与创新者》《云*印画》《禾谐农佳--绿色生态有机循环农业》《太阳能双面环保外墙》获得省级铜奖。



《彩银之南》项目

《彩银之南》项目的落地地点是大理鹤庆县新华村,新华村是一个生产白银手工艺品的白族村,早在明朝时期,新华村的村民们就开始通过小锤的敲打来加工民族工艺品,在代代相传的进程中,加工的方式未曾改变,改变的只有越来越精湛的手工技艺。《彩银之南》项目团队的钱伊婧在一次学校组织的采风中偶然认识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寸银匠第五代传承人寸煜坚,通过与寸煜坚的交流,她了解到历史悠久的白族银器手工艺品以其独特的手工技法、丰富多彩的图案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目前白族银器手工艺产品销路有限,在全国占有的市场份额较小,白族银器手工艺产品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前景。回到学校后,她谋生了想要把银器推广到全国的想法,于是她组建了《彩银之南》项目团队,之后通过他们对整个村子的探访,在寸煜坚的帮助下,进一步整合了白银匠人的资源,逐步建立了银壶、银饰等手工艺产品库,通过建立B2B,B2C等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拓宽白族银器手工艺品的销路。



《陶离喧嚣,共赴远方》项目


窑中方一日,人间上千年说的便是大理凤仪镇敬天村是千年陶村,千年陶村始于唐朝时期,主要出产白陶、青花等陶器。《陶离喧嚣,共赴远方》项目的杨金朝自小就在这里长大,小时候杨今朝就看着村子里的老人们挖泥、揉泥、洗泥、拉胚、利胚、晒胚、上釉、烧窑,将白泥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白陶工艺品。可是杨今朝在上大学后发现家乡的白陶制品在市场上几乎看不到,通过调研,白陶在全国陶制品市场占有率不足1%。而村子里做白陶的艺人们因为收入太低也越来越少,之后今朝组建了《陶离喧嚣,共赴远方》团队,希望将这门濒临失传的手艺传承下去并且能通过这门手艺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让手艺人愿意做白陶这门手艺。通过整合当地现有白陶艺人群体、沿袭传统白陶制作工艺、利用现代互联网思维、技术打造的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大理白陶品牌。《陶离喧嚣,共赴远方》项目集白陶手工艺人招募、白陶产品制作、民族文化宣传于一体,融合互联网思维,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同时又解决了边疆少数民族制陶艺人就业问题。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原手工艺人由3人队伍壮大成为20队伍,且平均每户收入比原收入提升5000元,村中由原本3户制陶人家增加至8户,人数在逐步增长。

 


云南工商学院历来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和突破口,通过这次比赛,学校将牢牢把握时机,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全面加强领导,提升站位,打造专家智库,整合校内外资源,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协同育人模式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优势,最大限度利用社会资源服务创新创业教育,推进高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注重以科研协同项目、卓越人才培养等引领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学校全面推动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