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蜗牛”流动教室公益支教活动走进昆明禄劝
2020-12-14

“青蜗牛”流动教室


近日,第26期“青蜗牛”公益支教活动在昆明市禄劝县皎平渡镇红军小学举行。此次支教活动为期四天,由云南工商学院和昆明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



“青蜗牛”流动教室项目由昆明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组织,启动于2016年,目前已连续开展4年。项目主要围绕生命教育、安全自护教育、兴趣培养、艺术体验、亲情陪伴、家庭探访、乡村教师能力建设培训等内容组织开展实践活动。重点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截至目前,“青蜗牛”流动教室项目已在禄劝县九龙镇、皎平渡镇、东川区拖布卡镇、铜都街道和红土地镇的28所乡村小学开展了95期志愿服务,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3000余人,参与服务志愿者345人,服务时间近6000小时。






皎平渡镇位于禄劝县境北部,是昆明的北大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纪念地。皎平渡镇红军小学由上海市青基会捐款、县政府自筹资金建成。目前共有教师60余人,学生800余人。大多学生由其他小学合并而来,多为住校留守儿童;学校教师平均年龄39岁,在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同时教师匮乏的难题也亟待解决。志愿者的到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学压力,给孩子们也带去了不一样的欢乐体验。






为期四天的支教活动中,志愿者们分别在声乐、绘画、朗诵、舞蹈四个领域展开教学。歌曲《父亲》、《童年》让大家不忘童心,兼顾亲情;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绘画,增强了孩子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在朗诵《我的祖国》过程中,让孩子们培养爱国情怀,构造家国一体意识,紧跟党的步伐;《熊出没,请注意》、《追梦赤子心》等舞蹈充分激发了学生活力,让师生联系更加紧密......





虽然支教活动只持续了四天,志愿者与同学们却培养了深厚的师生感情,乒乓球桌上,篮球场上,都能看到老师与同学们共同的身影。课余时间,志愿者弹起吉他,与同学们共同歌唱,孩子们还为老师们送上自制的礼物......





“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了,每次我们来了总有一群孩子围着我们,一声老师,让我们倍感温暖。我相信,一时的贫困只能暂缓孩子们的脚步,但却限制不了他们心中所向往的星辰大海。”云南工商学院支教志愿者陆建楠谈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