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强化就业保障,长期以来,云南工商学院一直通过促进校企合作、搭建校企交流平台、培训考公考研、一对一帮扶等多种措施,创新就业指导方式、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努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在学校广大毕业生中,持续涌现出大批“明星”就业典范。今天,我们聚焦会计学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去了解几位从云工商走出去的银行人。
刚入学的时候,老师就曾问过我们未来的职业规划。我最初的想法是毕业之后从事营销策划相关工作。然而毕业之后才发现,策划方面的工作,一般都需要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最终,经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选择,我进入中国农业银行,成为了一名银行人。
当然,我还是建议,我们这个专业的小伙伴如果想朝营销策划方向发展,大学时候一定要多学一些技能,比如ps、视频剪辑、文案等等,这些东西都能在找工作的时候转化成实际的加分项。
我目前在银行的待遇真的很不错,同学们也可以考虑考虑。银行的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的内容差不多,但难度上会简单很多,如果想要考市区的支行大概需要提前半年进行学习。银行考试在毕业前一年的秋招就可以报名参加,大概可以有4次报名参加考试的机会,千万别错过了。
大学的时间过得很快,大家要抓紧时间学习。同时,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请一定要培养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养成一技之长。不然等四年过去,你会发现自己的同学奖状证书一摞一摞,而自己在就业的时候却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是在21年8月入职工商银行的,因为是央企,所以也不用担心角色转换、发展规划、福利保障之类的,它都有一套成熟的制度,努力去适应就好。
大学前几年,对于就业方向其实我也很迷茫,直到最后一年,看着大家都在纷纷找工作了,我才下定决心,只要我能报的考试我都报考,不论是公务员、事业单位还是央企国企。并在最后一年第一个学期开始各种刷题。
我想说的是,在大学刚开始,当我们刚刚摆脱了父母的唠叨、摆脱了高考的压力,你开始放纵自己这不奇怪。但到了最后一年,我们确实都应该提高自己的认识,把自己的未来规划好,把每天的生活过得充实起来。当自己迷茫的时候可以和自己熟悉的老师聊一聊,或者和自己的朋友聊一聊,千万不能自己憋在心里。
如果你选择了考试这条路,就一定要坚持走下去,因为有人一次就上岸,但是也有很多人考了很多次。其实,一次的失败不代表什么,因为生活很长,我们还会遇到很多挫折,但当我们成功一次了,那些失败便不算什么。这个世界有很多机会,请努力去抓住它。
进入大四的的时候,我就开始做就业准备,并买了培训机构的书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期间我报名参加了建设银行的校园招聘。银行的笔试和考公的差不多,在备考公务员的我没花太多的精力,就很幸运地通过了笔试和面试,并在2021年6月毕业后无缝衔接到了建设银行工作。
由于没接触过太多金融知识,刚入职的时候我其实蛮担心的,怕胜任不了工作。现在,转眼已经工作了大半年,我意识到,其实大学更多的是培养我们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毕业之后,决定人生后半段的学习才刚刚开始,还年轻的我们,只要愿意学习,很多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很多人都会觉得银行的工作枯燥乏味,很难让人接受。其实不是这样的,在这里的工作也很丰富有趣。现在,刚过实习期的我就得到领导的肯定,担任了产品经理和普惠专员双职,承接了大大小小8项长期性定向业务,每天过的很充实,薪资待遇也很满意!接下来,我准备挑战一下自己,开拓更多的业务。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相信自己能走出一条满意的路!
作为一名很普通的应届毕业生,国考、省考是我们求职的最佳途径。但是这个选择也面临很大的压力,毕竟每年都要和成千上万的人去竞争一个岗位。
当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这上面时,不妨看看银行业,银行同样也是一份薪资待遇不错的稳定工作。尤其是我国的四大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银行工作也称得上大家口中所说的“铁饭碗”。
我入职的是盐津县支行,刚好留在了家乡,能够为自己的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当然,这个工作整体要求也比较高,无论是工作要求、着装还是环境,毕竟每天都要和钱打交道,还是会有一些压力的。此外,其实营销专业对于我们度过银行的前期阶段是非常有帮助的,最明显的就是它可以体现在刚毕业的工资收入上,在这里也要特别感谢我的老师们。
想说的是,其实当高考结束以后,我们就已经在慢慢脱离学生这个身份了,在大学这几年的时光中,一定要定好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过程中要劳逸结合,既不能丢了学生的年轻活力,也要务实的为自己以后的路做出规划、做出努力。
我一直相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人不是被命运决定的,而是在努力中铸就自己的命运。我们吃的亏,受的苦,扛的罪,忍的痛,最后都会变成一道光,照亮我们人生的道路。
时光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也没有回转的理由,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让青春留下遗憾。最后我想送大家一句话: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做梯子。无论在生活或者学习中我们都要“居安思危,思而有备,这样才能有备无患”。
想跟大家说的是,在大学里除了课程学习以外,还需要考取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证书,这些对未来就业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不可松懈!
在毕业找工作时,要多尝试几个途径,比如:招聘网的相关信息选择、事业单位相关公众号、公务员等国家级考试,这几种途径是我自身经历的,如果你们有更好的选择目标也是可以的。
自身的学业以外还要学习与人交流的技巧,在外面工作时,多做多看少说,多与各位前辈们学习交流,学习的不仅仅是工作,还有生活。
最后,希望大家毕业后有更好的工作,也希望各位珍惜学校的时光,等毕业之后就没有像学校这样的生活了。
大学生活转眼即逝,这段经历对我们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里也是想以过来人的身份跟学弟学妹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给大家提一点小小的建议。
一、确立目标
你首先需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所在,目前我们都有试错的机会,要去尝试各种各样你觉得自己想干的事情,你可以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让自己接触到各行各业。确定好自己将来想从事的事情后,提前去了解,去准备。
二、抓住时间
在大学你会拥有大把大把的时间,你可以打游戏,可以和舍友通宵开黑,可以去各个地方逛。但是你得保持头脑清醒,把时间分配在自己的成长上。这里引用股神巴菲特说的一句话: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之事是发现湿雪和长长的山坡。
三、敢于走一些不一样的路
确立目标后,你得在大学敢于走一些不一样的路,你可能不合群,你可能会被别人误解,你需要走出去,敢于在温水的鱼缸里打破一个洞,敢于特立独行,你不需要做沉默的大多数。也许你可能现在不懂,可能觉得不合群,但我必须告诉你的是: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成长,你要知道孤独是人生常态。
二十岁值得所有破坏和重来,我做所有我想要做的事,如果失败我就全部推翻重来。没有人天生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你需要一点点去尝试,去接触不同的领域。别沉浸在安逸区,打碎自己重新构建,才能看到新的世界。
首先想跟学弟学妹们说说“实话”,我不是什么班里名列前茅的好学生,而是个专业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课余时间看书时间不多,参加了挺多稀奇古怪的社团和活动,在班里人眼里我可能是个不太“上进”的人。当然这里不是让大家像我一样闲散,而是想告诉大家,如果你学习成绩很一般,平时又不太喜欢看书,别放弃自己,找对路走,你完全可以在毕业后脱颖而出。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几点我个人觉得最有用的经验。
1、把专业的路走宽。专业不代表就业,这里大家要清楚。学会计不代表就要当会计;学汉语言不代表就要当作家;学法律不代表就要当律师。社会上各大单位,各大国企招考其实对专业类别的征求都比较广,无论你是财会、管理、计算机、法律、语言等等专业,都属于统一招考范围,你以后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去报考,干自己喜欢的工作。可以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但是要坚持读完,保证不挂科,顺利拿到毕业证,学位证,先获得通往未来的“资格”,未来的路再慢慢选,当你选定了方向,就开始做准备。
2、学会与人相处。平时与舍友处好关系,与班级同学和老师交流,参加社团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其实都能锻炼到社交沟通能力。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察言观色,透析人情世故,积累阅历,人脉关系,摆正三观态度,这对你未来进入社会也好,进入单位面试也好,都是最大的帮助。
3、思想独立。切勿从众跟风,随波逐流,这里不分好坏对错,在你拥有自己独立的主见之后,工作上也才更能发现真实的错误所在,勇于指出错误,才能规避风险发生。
以上就是我想给大家说的一些话,一些经验。学校作为应用型大学,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实用为主,学以致用,最后你也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对学弟学妹职业规划建议:
大家可以先去多接触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然后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就业方向,并为此做规划。
就业中的加分项
①综合素质。大学里多参加、组织一些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人际能力、组织能力,多交些朋友。这在工作以后比专业知识更重要。②眼界开阔。不要只做那些跟本专业有关的东西,这样认知会很狭窄,多读一些专业之外的书籍。③工作经验。多找些实习做做,尤其是优秀企业的实习。
找工作经验分享
首先,专业精通是必须的。其次,简历要漂亮。建议学弟学妹现在就制作一份个人简历,内容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专业资格、英语水平、组织过的社团活动、做过的实习、参加过的比赛、获得过的奖励与荣誉等。在这接下来的时光中,你将不断地充实这份简历。等你毕业找工作时,你就会有一份亮眼的简历和强大的就业竞争力。最后,无论是面试,还是以后在工作中,要胆大心细,工作中要与同事和睦相处,多学习多听多看对工作有帮助的知识,提高核心竞争力,在业余时间多补充专业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