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能时代开启,机械制造也驶入发展快车道。在此大环境下,云南工商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逐渐形成以赛促学、赛教融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依托一系列赛事形成“教学—实践—竞赛”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何博作为一名智工学院教师,也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不断践行着这一理念。
何博
以赛促教,为学生的每次成长机会竭尽全力
就在近期结束的第十五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中,何博老师带领自己的团队,在智能产线与协作机器人方向斩获了全国特等奖,这也是西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团队。
“对于这项比赛来说,我们还是一个新人。由于对赛事规则并不了解,更没有相关参赛设备辅助练习,参赛前大家都倍感信心缺乏。”
为改善这一状况,何博老师积极与赛事举办方沟通,同时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确定参赛方向,辅助学生撰写设计方案。比赛前两个月,他就开始利用晚间时间为学生补习,帮助学生完成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
为进一步了解赛事、提升团队项目水平,他还带着不到8个月的宝宝和妻子,以及3名学生前往上海进行了3天的封闭培训。最终,3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谈到成功的“秘诀”,大家不约而同的说到了“努力拼搏!”
“机械自动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除了讲好理论之外,带着学生进行实践、实践之后针对学生的疑点进行及时解答,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谈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何博老师谈到。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教学中,他一直努力通过现场教学、现场模拟、小组竞赛、创新头脑风暴、甲乙方对答等方式,以达到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进行学习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提出疑问、发现问题,对知识点进行高效吸收,这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以更好地完善和强化自己。”
在课后,他也从未松懈,依旧坚持认真钻研教学,并在学校“精彩课堂”授课大赛中获得了特等奖的好成绩。
“现在的科技发展太快了,如果不坚持学习的话,我怕耽误自己的学生。我希望他们都能有很好的未来,也愿意为他们的未来付出我所有的力量。”
何博授课
学生寄语,每一份付出都会有回应
“我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在我们心里播下希望的火种,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学习,带我们感受知识的魅力,他对我们严格要求,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并以自己的行动为榜样。他是我们成长的领路人,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老师。他尊重、理解和爱护我们,言传身教,让我们受益匪浅。感谢何老师的谆谆教诲,您辛苦了!”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武雪玲
“您好像一盏蜡烛,照亮别人消耗自己的生命;您好像一把扶梯,为学生撑起每一个新的高点......每次忆起老师对我点点滴滴的关爱,便不禁涌起感激之情。在记忆中,师生之间那些相处的点点滴滴,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激荡在我心中,是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房,让我们找到方向、找到力量,何老师,您辛苦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瞿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