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赛举办。由云南工商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吉成、曹先洪老师指导的周玉云、董邵波和陈金宝三位同学组成的队伍,荣获智能产线与协作机器人方向全国特等奖。
该赛事是教育部与西门子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下的国家A类赛事,受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指导,由中国仿真学会和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方向涉及智能制造领域中的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和智能应用等,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旨在助力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培养更多中国智能制造领域工程人才。
经过激烈角逐,智能产线与协作机器人方向在全国产生特等奖35项。竞赛过程中,组委会扮演招标甲方,各参赛队伍扮演乙方应标企业,需根据甲方需求和生产管理现状,进行改造方案设计。
云南工商学院团队以达明协作机器人为基础设计的智能化产品生产线,将甲方生产线生产周期由48.3s 减少到27.9s,人均每小时产能提升154.3%。
“在与全国高校同台竞技的过程中,我也收获满满。未来我将继续坚持深入探索,希望能为祖国的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周玉云同学谈到。
曹先洪老师谈到:“同学们在与全国高校500多个队伍同台竞技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卓越风采,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宝贵的提升机会,恭喜他们!”
为更好服务于区域数字经济产业、信息产业及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布局,学校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华为、360、西门子等共建8个产(行)业学院,与360、科大讯飞、新大陆、锐捷、讯方、达内等企业共建了5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及专业核心课程12门;共建校外实习基地28个。同时学院拥有校内实验、实训室41个,包括华为无线技术应用实践中心、计算机硬件实践基地、华为ICT实训室、华为云计算实训室、360 网络安全实训室、讯方信息技术实训室、西门子智能制造中心、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实训室、锐捷网络工程实验实训中心、自动柔性生产线实训室、 PLC 综合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实训室、汽车整装实训室等。
通过产业、专业、创业“三业联动”,学院推动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与科技链、产业链深度跨界融合,形成特色鲜明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在合作过程中,华为ICT学院连续五年被华为评为“优秀ICT学院”,西南地区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