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思一行到云南工商学院对《学前教育的算法思维》《学前 STEM 教育与科学教育》两门课程进行课程实验,并开展相关活动。
云南工商学院与哈佛大学科研合作项目于2021年9月正式启动,目前,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已入驻学校3年多,双方合作正在持续推进之中。合作项目依托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中国农村学前教育研究实验室和斯诺实验室开展,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凯瑟琳·斯诺教授和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思担任课题组负责人,20多名世界名校研究学者担任成员,合作项目发挥哈佛大学高水平教学、科研优势,受到政府和学术界支持。
项目合作为期5年,以云南工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作为试点专业,以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和可持续全面发展为目标,聚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资源、师资队伍、研究成果、发展咨询等方面精准合作,形成“教”“学”“研”—体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国际化的高层次学前教育师资。
引入国际先进教育理念
《学前教育的算法思维》是一门关于算法思维和设计思维的课程,课程以实践为导向,深入浅出地讲解学前教育中的算法思维和设计思维的核心要点,旨在培养学前教育教师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在课程实验中学生们开展了一系列小组活动和讨论,他们通过思考具体情境、经历互动练习、参与动手等活动,进一步提升逻辑与系统思考能力,将创新思维融入学前教育教学,设计出更高效的教学方案。
《学前 STEM 教育与科学教育》课程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和天文学等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课程旨在激发学前教育学生对STEM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兴趣与热情。在课程实验中学生们回顾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通过生动的案例研究和互动讨论,学会将STEM 教育融入课堂,设计生动有趣的跨学科教育活动,在理解科学教育背后逻辑的同时传递教学热情。
国际化专业建设交流
12月12日,哈佛大学研究团队陈思博士与云南工商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张颖、各系主任召开教育学院专业建设交流座谈会。
陈思围绕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发表深刻见解,她强调专业课程设置应与国际教育趋势相接轨,在项目合作中哈佛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师生提供国际化资源和机会,进一步提升师生的全球竞争力,从而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在下一步的项目合作中,团队将依据课程实验的具体进展和效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以促进双方合作的深化和成效提升。
张颖表示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对于提升学院的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她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下一步合作中,双方将发挥所长,共同推动学校学术交流和科研工作的国际化进程,学院各专业负责人要准确把握在新阶段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新变化和新要求,根据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主动调研、适时调整,走出适合本专业和学院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希望双方在项目合作中构建一个开放、互动的平台,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思维的碰撞,从而实现教学与研究质量的共同提升。
随后,与会人员围绕专业建设、学术交流、国际研学、提升学生学习力及下一步合作推进计划等进行探讨,现场氛围热烈。
云南工商学院始终坚持走“请进来、走出去”的合作办学之路,不断加强与一流大学的密切合作。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推进与哈佛大学合作,形成学前教育专业在国际交流、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发展咨询、科研、师资培养等六个方面的学术研究具体成果,紧紧围绕学校“申硕更大”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