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主流媒体点赞!316封手写毕业信背后的师者匠心
2025-04-26

近日,云南工商学院辅导员李华以心育人的暖心事迹受到中国教育在线、云南网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辅导员是一份充满挑战与责任的职业。他们不仅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更是学生心灵的守护者。李华自从教以来始终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聚焦学生成长需求,通过创新教育方法、提供个性化指导、搭建实践平台等方式,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用实际行动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责任担当与育人风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故事。


李华是云南工商学院大健康学院的辅导员,她用四年的悉心呵护陪伴,精心培育引领316名学生从青涩懵懂逐渐成长成才,而学生也用最质朴、最温暖的方式回应着她的付出。



全心投入,用真情撑起学生成长


晨光穿透窗棂时,辅导员办公室里键盘敲击声与纸张翻动声交织,李华常常被“围”在学生中间。她认真解答学生的疑惑、耐心听学生的倾诉,指尖在入党材料与考研指南间翻动,确保每个咨询都化作精准的坐标。有学生感慨“华姐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护理学班有一名学生,大学三年级时,她一边备考研究生,一边应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压力之下一度陷入焦虑。李华及时察觉了她的情绪变化,默默陪伴、反复疏导,并协助她申请助学金,帮助她坚定前行方向。最终,这位学生成功考上了桂林医学院护理专业的研究生。学生毕业时,手写了一封感谢信表达对“华姐”的感激,信中写到“每一句安慰、每一个建议,都像是黑暗中的光,给予我继续前行的勇气。”


李华的电脑深处藏着一份特殊密码,316个学生的生日组成星群图。当某个日期在凌晨跳动,对应的抽屉便会出现礼物。给考研学子的记录本,为过敏体质的同学特制的手工皂,还有塞进课本里的银杏书签。这些关于成长的密码,在温暖的静默中显影。



精准施教,助力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


李华始终秉持因材施教,在高校辅导员岗位上探索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她通过深度访谈建立动态成长档案,从认知风格到职业倾向多维度解析学生特质,针对性地设计一人一策发展方案。为逻辑型学生规划科研进阶路径,引导创意型学子参与创新实践项目,帮助内倾型群体搭建渐进式社交训练体系。


在职业资格备考阶段,她创新构建三维支持网格,整合教师指导、朋辈互助与信息化提醒系统,形成全周期备考生态。就业季来临,她便化身职业导航师,手把手帮助学生打磨简历亮点,运用生涯平衡单等工具引导学生做出契合自身价值观的选择。


她常说:教育不是流水线作业,而是帮每颗种子找到最适合的土壤。这种将精细化管理与个性化培育相结合的工作艺术,让她的办公室总流动着温暖的咨询对话,也成为学生心中最信赖的成长驿站。




以生为本,诠释教育初心使命


李华始终深耕育人一线,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通过主题班会、实践育人、网络思政等多元化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中融入时代脉搏,在价值引领中彰显人文关怀。


在与学生交流中,李华以真诚关怀搭建师生信任桥梁,用专业素养化解成长困惑,以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践行育人使命,用春风化雨的思想引领助力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知心引路人与并肩同行的青春摆渡人。



在李华担任辅导员的首届学生毕业之际,她执笔伏案月余,将手绘油画制成316份祝福卡,为每位学生写下专属书信。这份镌刻师者匠心的毕业礼物,化作青春纪念册里永不褪色的扉页。


一位辅导员的守望,催开万千蓓蕾;四年师生的羁绊,酿成满园桃李芬芳。李华以笔尖的温度勾勒师道情怀,用岁月的长度丈量育人初心,让辅导员三个字既有春风化雨的温柔,又显立德树人的力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