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人物

15

2022-09

陈凤 |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

大家好,我叫陈凤,现在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是教育学院的一名辅导员,从事这份工作已经5年了。我一直觉得,教育就是一场修行,是一场漫长而又幸福的修行,是一场爱与被爱的修行,修的是学生,修的更是我们自己!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优秀与平凡,勤奋与调皮,都是一段不可磨灭的经历,而这每一次经历都在让我们不断成长。对于辅导员,我觉得是一个最幸福的职业,不仅能使我享受到桃李满天下的快乐,也能让我拥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成就感。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正是这份爱,让我觉得辅导员是最幸福的职业。所以我在工作中也不敢懈怠,每次累的时候,想想孩子们的身影,又会觉得元气满满。这些付出也让我收获了很多,比如获得了学校2018年辅导员技能大赛理论知识优胜奖、2021年学生最喜爱辅导员称号、2022年学校优秀教职工称号、2022年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等荣誉,最让我高兴的是,我所带的班级连续四年获评省级优秀班集体。辅导员的秘诀是无处不在我一直觉得,辅导员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相互理解、包容、关爱的朋辈关系。人际交往就好像在照镜子,当你笑的时候,你会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也在笑,与学生相处也是如此。只有当你放下老师的身段,给学生以平易近人

15

2022-01

勾英 | 坚守10年,她用思政课点亮学生的人生道路

她先后荣获“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感动‘云工商’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2021年被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授予云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勾英一直扎根教学工作一线,用10年的坚守,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将‘小我’主动融入社会发展的‘大我’,唯有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一直以来,她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主张,并就专业课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深入挖掘本专业育人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找出每一门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的“点”,切实把思政内容融入各类专业建设之中。“思政教育不是把一些空旷的框架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一些可见的、具体的东西,让他们受到启迪,最终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为此,她积极用“行走”的思政课,来更好地引导学生。比如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她就组织学生参观党史馆、红色革命基地,或者是通过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方式,增加同学们的融入感。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党史,今年年底,她还联系了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展了“走进党媒学党史”

31

2021-12

周丽萍 | 教书育人是一件必须倾尽全力的事

在教书育人这个岗位上倾尽全力帮助学生遇见更好的自己周丽萍,副教授,工程师,二级建造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施工与工程测量。曾荣获云南工商学院“优秀教师”及“最美教师”荣誉称号;出版《建筑工程施工与工程测量》等专著,论文被CPCI收录,曾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多项。她长期致力于课程改革研究,2019年负责的《土木工程测量》课程获教育部应用型课程改革说课比赛一等奖。2021年,该课程被评为“云南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在教学技能方面,她先后获得云南省西南片区教师培训“教学技能比赛环节”一等奖,校级课程思政“说课授课大赛”特等奖,校级“精彩课堂”授课大赛一等奖,云南省高等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测绘比赛优秀指导教师。STUDY AND LIVE BETTER以学生为中心,专业知识融入实践教育最初的教学生涯中,我很注重课堂上知识的传播,但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反映工作中存在所学知识难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情况。于是我开始反思,要如何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能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专业实践中。大学金课“两性一度”的教学目标给了周丽萍很大的启发。“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高阶性就

16

2021-11

吴媛媛 | 做一名有情怀的教师

吴媛媛,云南工商学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系主任。工作至今,已有十年教师工作经验,曾参与国家教育仪器研究所幼儿园教育装备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及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主讲课程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游戏》,曾多次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并多次在学校精彩课堂大赛上获奖。她是一位真心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是深受学生爱戴的“媛媛姐”,也是一位把所有热爱都付诸于学生成长的贡献者。|她说|教育需要一种情怀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牵引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真正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绝对的服从,而是唤醒懵懂,激励上进,点燃希望。教育需要一种情怀。”对于吴媛媛来说,学前教育这个专业是她一直奋斗的领域,选择大学教师这个职业,是希望将一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心中,希望这颗种子在未来能够带给他们不断向前的希望。在来云工商之前,她是一名学前教育的培训师,专门帮助幼儿园的老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带着教育的理想,她的足迹遍布了云南很多地区的幼儿园。后来,她发现成为一名培训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于是她努

09

2021-11

胡建权 | 做一个用心陪伴学生成长的知心好友

近日,云南省教育厅公布了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名单,云南工商学院胡建权老师荣获“2021年云南省最美高校辅导员”荣誉称号,并且入围全国评选。胡建权,纳西族,中共党员,云南工商学院教育学院辅导员。自2011年8月从事辅导员工作至今,他兢兢业业、以校为家,坚守育人初心,用爱浇灌学生,始终奋斗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用责任心陪伴学生成长。01去了解学生去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不仅是一个传播知识的职业,更是一个需要用爱去经营的职业,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用无私的爱去关爱他们的成长,不断引导、指明他们的前进方向。“作为辅导员,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去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面对学生群体,他主张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全面收集学生的建议和评价,及时联动反馈,不断进行改进研究,最后再投入使用。为了落实这个想法,他通过走访每一间学生宿舍,定期查课,与每一位学生谈心谈话,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状态。尤其是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他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注。“脚踩泥泞,却依然眼观星辰。”这是他一直用来鼓励家庭困难学生的话,而他自己走

04

2021-11

黄树 | 一位省级优秀班主任生活中的10件小事

近日,云南省教育厅公布了2021年云南省高校优秀班主任名单,黄树老师荣获“2021年云南省高校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黄 树云南工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辅导员她工作认真、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无私奉献。2018年5月被评为云南工商学院“优良学风模范辅导员”、2019年1月被评为云南工商学院“优秀辅导员”、2021年7月被评为云南工商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10月被评为云南工商学院“最美辅导员”、“最受欢迎辅导员”。黄树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经常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树哥”下面就让我们通过10件“小事”一起感受她作为班主任的工作生活01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施同学,自入学后,经常无故迟到缺席。经过深入了解,黄树发现该同学是家中的独生子,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虽然父母对其期望较高,但是由于工作繁忙,平时极少管孩子。为了能更好地发现问题所在,黄树加强与施同学的联系,经常和他聊天,了解他的真实想法,最终发现施同学主要存在自律性较差的问题。了解情况后,黄树加大了对施同学的查课力度,并在课后要求他每天去图书馆打卡2小时。通过整整一个月的坚持,让施同学渐渐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此外,黄树还积极鼓励他走出去

01

2021-11

崔瑛 | 深耕40年,只为做好教书育人这一件事

崔英 教 授////// 硕士生导师云南省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教育厅会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省院省校合作项目和云南省教科院重点课题。崔瑛教授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日本京都府立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韩国岭南大学、印度格瑞普大学研修;出版专著多部、主编《农村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系列丛书》(立信会计出版社);在《财会研究》《财会月刊》《生态经济》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云南省红云红河优秀教师奖。从大学毕业至今,崔瑛教授从事教学工作已有40年的时间。在课堂上,她是兢兢业业的教师,坚持立德树人,将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课堂外,她潜心科研,坚持用科研为西部地区农村服务。在教学中,崔瑛教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OBE的理念融入课堂。在会计专业课上,她强调会计专业知识需要立足社会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成效为导向,将专业知识聚焦到“学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为了实践这一理念,她将自己的实战管理经验引入课堂,通过分享自己工作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行业的从业知识。同时,在注重会计专业实用性教学的同时,不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深度拓展。会计专业

23

2021-10

徐国英 | “给学生上课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徐国英,中共党员,副教授,云南工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出版著作多部,曾主持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课题、校级重点课题,并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她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借助课堂带领学生遨游中国古代知识海洋,使学生专业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更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她是学生心目中的“最美教师”,也是学生心中的女神。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徐国英老师,就是这样一名以传授道理、教授知识、解答疑难为目标的优秀教师,对于她来说,教师不仅是职业,更是她最热爱的事业。“我热爱文学,热爱讲台,给学生上课是一件幸福的事!”因为热爱,她对每一堂课,都全力以赴:为了解人物生平,她从人物传记读到名家分享,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不同文学大家不平凡的一生;为了找到好的教学案例和教授学生知识的切入口,她会认真钻研各类文学精品课程,从中拓展课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正因为如此,她的中国古代文学课是文学系的学生最喜欢听的课程之一。在学生眼中,她不仅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更是一位时刻关注他们成长的大家长,她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尊重学生的选择,努力在为学生创造着良好的学习氛围

08

2021-10

何博 | 他带领学生团队,从零起点拼到“西南唯一”

当智能时代开启,机械制造也驶入发展快车道。在此大环境下,云南工商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逐渐形成以赛促学、赛教融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依托一系列赛事形成“教学—实践—竞赛”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何博作为一名智工学院教师,也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不断践行着这一理念。以赛促教,为学生的每次成长机会竭尽全力就在近期结束的第十五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中,何博老师带领自己的团队,在智能产线与协作机器人方向斩获了全国特等奖,这也是西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团队。“对于这项比赛来说,我们还是一个新人。由于对赛事规则并不了解,更没有相关参赛设备辅助练习,参赛前大家都倍感信心缺乏。”为改善这一状况,何博老师积极与赛事举办方沟通,同时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确定参赛方向,辅助学生撰写设计方案。比赛前两个月,他就开始利用晚间时间为学生补习,帮助学生完成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为进一步了解赛事、提升团队项目水平,他还带着不到8个月的宝宝和妻子,以及3名学生前往上海进行了3天的封闭培训。最终,3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谈到成功的“秘诀”,大家不约而同的说到了“努力拼搏!”实践型教学,